个性化
社会的产生源于个体的合作,也就是对共同利益的追求,例如生存。人与人之间相互磨合,为提高交往的效率,道德与习俗应运而生。它们的本质是对社会中其它个体的基本期待,正如车间里的零件,符合了一定的标准,才更容易进行组装。
个体的聚集形成了群体,考虑了来自其它个体的影响,很多东西就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。你会关注别人对你的看法,于是产生与独处时不一致的行为;你会担心自己是否合乎主流,从而去掩饰那些过于突兀的地方。置身于群体之中,你会不自觉地向别人的期望靠拢,不过一直演下去是不现实的,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,你的行为也慢慢回归于本性,就像老话说的——日久见人心。
群体是个统计友好的单位,均值表现为它给你的直观感受,方差也就是群体的异质性。你把个体看成随机变量,当然他们不会同分布,但或许可以看成是独立的,于是就有很多不错的性质了……好吧只是半开玩笑,请别笑我书呆子。再扯一句,我觉得统计是一门很悲壮的学科,它的前提是足量的数据,足量的意思是个体的影响可以忽略,这也决定了它是面向数据而非人的。挺讽刺的,不是吗?它从人出发,却不是为了人。我可能猜到了你想说什么,但数据中的人不是真正的人,很多东西是无法定量来描述的,尤其是那些你真正在追求的东西。但也没办法,需要它作为工具来服务于社会,为了所谓的效率和最优,带着所谓的理性和科学。
圈子是特殊的群体,这也是个挺有意思的单位。人与人的差异被抵消,共性被放大,经过随机性的冲刷,只留下了相同的特征,也就是把人们聚集起来的那个因素。并且一般说来,这个共同点越突出,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,突出既包括该因素偏离均值的程度,也包括人们对它的非理性程度,当然二者很大程度上是同一件事。另一方面,群体的突出反过来又会加剧其中个体的突出,所以当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时,容易不由自主地走向偏激,但在非理性的作用下,很多你所认为的事实或许只是自欺欺人,这不利于你去发现与接受真相。而由于向均值回归,圈子越小,这种事情就越可能发生,所以保持你周围的生物多样性是个好习惯。
把握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很重要的,我当然不倡导离群索居,只是在群体中待久了,得经常跳出来看看,否则就容易迷失。随波逐流是最容易的事,在环境的作用下,你的个性被不断冲刷,你的棱角被渐渐磨平,那个独特的你被慢慢塑造成均值。不过这倒也符合人们的期望,社会甚至希望你和其他人一样,正如刻板印象的存在,人们天生不喜欢复杂性。记得初中政治课本有句话,“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”,我觉得这写给初中生就怪悲伤的,不过初中生大概也读不懂就是了。
最后是一则建议,统计是个很好的视角,但不能总用统计的观点看问题。得到群体的最优解很容易,但这真的是属于你的最优解吗?嘿,哪有所谓的最优,有的只是你自己。计算与分析是拿来绑架的,理性的终点充满了非理性。真正的光明大道在哪里?你是唯一知道答案的。
选了概率统计专业,上面那段话也是写给我自己的,很多时候还是得避免饮鸩止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