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世界,发现精彩,记录生活

层级结构

层级结构是样很有意思的东西,无论在自然还是社会中,它都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组织结构。大到生物的演化和社会的形态,小到叶片的脉络和书本的目录,都是层级结构的体现。

首先,随机性让个体的差异无可避免,个体间总会发生交互,交互的大趋势是合作,倒不是因为这比冲突更稳定,只是效率低下自然会被淘汰。有合作就有分工,世界不是扁平的,交互的形式被称为结构,结构的背后是逻辑。任何结构与个体和环境的特征相适应的,通俗地说是要凭借你的什么去达成什么。层级结构只是众多组织结构中的一种,值得探讨的是它背后的逻辑。

层级结构就是一棵倒立的树,它用最少的线将所有点联结。相反,当你用最少的线将所有点联结时,这就形成了一棵树,任意指定一点为根,于是层级结构就自然地形成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规律常常与极值相联系,就像物理学中的变分原理,你耳熟能详的是它的一个应用——费马原理——光程总是取极值。对应到理论中,我们类似地提出了奥卡姆剃刀。我的猜想是,极值代表着确定,而自然界需要确定——如果它能被确定的话。顺便感慨一句,随着原子物理的结课,我对物理系统性的学习要暂告一段落了,尽管我渴望去了解更多世界的规律,和数学不同,它的出题人是上帝。

层级结构天生就是利于效率的,信号从根节点出发向下传递,任意节点收到的信号都是唯一的,任意两个节点间信号传递的方向都是确定的。另一方面,信号的传递可以并行完成,传遍所有节点所需时间与层级结构的高度相关。所以,只要信号在根节点被形成,它能相对容易且快速地被所有节点接收。

高度是层级结构需要思考的问题。如果高度过低,你得在较少的层数内装下较多的节点,容易导致有节点拥有过多的子节点,这会加重特定节点的负担。极端情况是根节点要向其它所有节点传达信息。如果高度过高,信号传递的最短路径会增长,节点收到信号再传递给子节点是伴随着消耗的,不止是时间和能量,还有信号本身被曲解的可能性。极端情况是所有节点形成一条链,信号的传递退化为单线程。

所以,上下级的概念是需要的。去中心化一词带着理想主义的色彩,毫无疑问它有平等和多元等优点,但它的另一面是群龙无首和杂乱无章。当人们拥有完全相同的地位时,由于不同人的思想和目标不同,冲突和内耗几乎是不可避免的。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学生运动是不可能成功的,因为它们所处阶层不同,诉求自然也难以达成一致,大概是同样的道理。

也未尝不是一种生活在树上。